先进典型

您当前的位置 :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本地动态 > 先进典型

勇于争先求突破 为国育种立新功

发布日期:21-06-11 14:47 信息来源: 字号:[ ]
  一生只为做好一件事,这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执着。李登海正是这样做的,“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为国家增加玉米产量,让中国拥有玉米高产的核心技术。”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一名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农业科学家,他用一生的理想追求,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为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勇攀高峰,倾其一生潜心研究科学育种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务农,进入村农科队,担任队长带领村民搞科学种田。1972年,一则美国农民创造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的消息深深震撼了他。那时,我国玉米亩产量只有一两百公斤。“美国农民能做到的,我们中国农民也一定能做到。”李登海心里升腾起梦想,从此,他把“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成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一干就是近五十年。
 
  “在我国北方,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育成一个新品种,需要七至八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1978年,李登海带着三个助手毅然离开家乡,到被育种家称为“天然大温室”的海南岛搞“加代”繁育,从此以后40多个春节,李登海都是“背井离乡”在育种基地度过。
 
  李登海在我国率先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作为玉米的高产发展方向。1979年,李登海培育的“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横空出世,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新纪录。此后,李登海先后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选育出120多个“掖单系列”和“登海系列”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是我国育成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数量最多的农业科学家,李登海也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李登海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他每年带领育种团队套袋150万至200万个,在玉米新品种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的机会面前,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进行了120多代选育,完成了在北方需要120多年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在李登海看来:“从根上讲我就是个农民,为了祖国富强,我终生选择玉米育种,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
 
不遗余力,高瞻远瞩推广良种助民增收
 
  玉米产量上来了,如何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惠及农民呢?李登海开始探索,“我可以按照种子产业化的模式成立一个民营单位,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为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来。”
 
  1985年,李登海自筹资金2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的民办农业科技实体—掖县后邓农业实验站。1993年5月,李登海选择主要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共同出资,组建起莱州市农业科学院,并在全国不同生态区设立玉米试验站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站。李登海大胆突破,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走进种子经营推广的大市场,承担起科学家和科技实业家两副重担。1997年,李登海以莱州市农科院为核心,组建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吸纳了8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每年直接带动5万多农户增收。
 
  近年来,他抽调300多名专业人员,在全国各地设立800多个示范点,实行讲座、栽培、管理、观摩和种子征订等全程示范服务,全面提高了我国玉米种植水平。在登海种业,建有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基地,被确定为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采取室内教学、现场观摩教学、远程教育教学等多种方式,向种植户讲授玉米种植技术,每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达2万多人次。李登海还将具有高配合力的30多个紧凑型玉米骨干自交系,无偿提供给全国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以及社会上的育种单位和科研人员使用,推动全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科研工作的发展。49年来,“掖单”“登海”玉米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14亿多亩,为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作出巨大贡献。
 
  恪守初心,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勇攀高峰靠的是什么?创新,不断创新!”李登海说,“创新就是爱国,只有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正道。”登海种业的玉米品种,夏玉米居引领国际领先水平,春玉米居国内领先水平。“掖单2号”首次突破亩产750公斤大关后,在选育具有更加高产优势的品种方面,李登海不断进行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利用国外种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新种质资源,进行“消化、吸收、利用、再创新”,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交系和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他以突破玉米种业“卡脖子”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业芯片”为目标,坚持市场竞争力导向,重点针对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融合问题进行攻关研究,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最终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创造我国杂交玉米高产新记录,跨越式缩小与发达国家玉米单产的差距。
 
  作为农业科学家,他在中国率先培育出一系列亩产700—1400公斤的紧凑型夏玉米高产品种和亩产700—1600公斤的紧凑型春玉米高产品种,主持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登海661”被确定为我国玉米育种领域唯一一个“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超级玉米育种团队”被评选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成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研发创新的领航人。
 
  2017年7月,李登海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2月,又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李登海认为,作为农业科学家,这既是党和人民对其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工作的肯定,同时又赋予农业科学家沉甸甸的光荣使命,他必须得有这份担当。2018年以来,李登海主持承担省级科研项目4项,又育成接近70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登海说:“70岁后,我要一年当成四年用,育出更多具有更高产能力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国家再增1000亿斤粮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