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本地动态 > 工作动态 正文

走进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一场震撼心灵的党性洗礼

发布日期:17-08-28 09:35 信息来源: 字号:[ ]

  一场震撼心灵的党性洗礼

  8月24日,省统筹推进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胶东革命纪念馆、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万华展馆、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一张张图片,一行行文字、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再现胶东百年历史,重温往昔峥嵘岁月,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心灵与精神产生共鸣,都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接受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党性洗礼。

  胶东革命纪念馆——

  高度精炼百年胶东风云

  “胶东革命纪念馆高度概括凝炼了百年胶东风云,深入挖掘了红色胶东的底蕴,内容非常丰富,感受非常真实。”与会专家表示,胶东革命纪念馆全景式呈现了“民族从屈辱到复兴、革命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和愿景,是对党员干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的鲜活教材。

  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

  烟台山东南麓,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芝罘俱乐部重焕生机,成为胶东党性教育基地的主体馆——胶东革命纪念馆。这座1865年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房子,既见证了近代烟台开埠、中英《烟台条约》签约、中日《马关条约》换约的屈辱,也亲历了现代“烟台解放”“阻止美军登陆”“杨禄奎事件”等扬眉吐气的重大事件。

  “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主体馆的选址非常好,场馆本身就是彰显了厚重的历史感。”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胶东分会会长刘克崮说,在这样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建筑里进行展陈,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胶东革命纪念馆,全景展现在党领导下的胶东近百年的近现代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奋斗史,全面反映胶东革命奋勇争先的精神特质。“整个场馆既有革命部分,又有建设部分,还有改革开放部分,从历史走向现实,又从现实中反思历史,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构想。”与会专家表示,场馆充分释放了现有空间,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3D等多种展现方式,让每一段故事生动地展现在眼前,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故事细节最能打动人心

  走在场馆中,听着讲解,很多故事细节,让与会专家不禁动容。

  在英雄胶东——革命战争时期板块,一块展板详实地记录了1928年至1938年11年间中共胶东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牺牲情况:他们年龄最大的张静源只有32岁,最小的李伯颜、赵鸿功仅23岁;任职最长的理琪只有1年零10个月,最短的李伯颜仅3个月。

  看到这一连串的数字,大多数与会专家直呼没想到、很不容易。“他们多数家境富裕、生活无忧,投身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明知革命就意味着牺牲,仍然视死如归,前仆后继,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夺走他们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与会专家表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在这些革命先烈面前,都应当扪心自问:理想信念还坚定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牢固吗?能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吗?能够象先烈一样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吗?”

  “西海地下医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前听说过这个故事,但没想到医院救治了那么多伤员。”听到讲解员讲解有关西海地下医院情况时,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胶东分会副秘书长宋小秋说,在那样的条件下,不到4年时间,西海地下医院救治了1000多名重伤员,堪称战地医疗奇迹。

  展陈始终贯彻党的领导

  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整个场馆布展始终凸显了党的领导。“这点做的非常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都无从谈起。”刘克崮说,整个场馆的展陈布局合理、细节催人奋进,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党性洗礼。

  烟台既是革命老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地区,又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改革发展先行地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的烟台人民一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胶东革命精神,锐意进取,奋勇争先,谱写了壮丽篇章。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烟台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创造了新的辉煌:全市苹果栽培面积27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榜首,是国内唯一一个过百亿的果业区域品牌;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位列全省第一;烟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全国葡萄酒产量前三位的企业均在烟台……

  “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历史事件的代表,同样也是中国‘复兴之路’的历史见证。”与会专家表示,展示历史是为了告诉人们,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是为了告诉人们,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YMG记者李仁

  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

  激扬奋勇向前的澎湃力量

 

  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内,抗战的硝烟已然不见,但院子里石碑上凹凸不平的表面,仍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情景。步入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仿佛回到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战斗中。

  “20几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和战士,面对突然来袭的100多名日寇,浴血奋战七八个小时,打死打伤日寇50多名……”在对战争的讲解过程中,全场静穆,大家屏住呼吸仿佛同战士一起抗敌。是啊,我军在敌强我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以劣势装备抗击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100多人的疯狂进攻,毙伤50余敌。在转移的路上,年仅30岁的理琪同志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展馆内,一块雨搭子被众人围观——这块仅有0.8平方米的雨搭子,密密麻麻布满了138个弹孔!大家举起手机,将这块见证英雄事迹的雨搭子永远记录下来。“这场战斗太不容易了,听的时候我都感觉为战士们捏了一把汗。”沂蒙干部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李世鹏说,战士们忠诚、担当、敢于牺牲的精神永不过时。

  百里山路送英雄的讲解让很多人红了眼眶。理琪牺牲后,胶东特委只能将他简单地安葬在崔家口村。1945年8月,日寇投降,胶东解放。为了纪念和缅怀英烈,胶东区党委决定在英灵山修建抗日烈士陵园,并将理琪同志的灵柩迁往英灵山,从崔家口到栖霞英灵山有100多里的山路,沿途村庄的乡亲们,迎到村头、路边,肃穆垂首,不少人自发加入送灵队伍,人数越来越多,缓缓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100里山路,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见证了这一壮举,这样的场景,想想就令人震撼。”中国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原副局长薛庆超说,这反映出胶东人民在抗日战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更反映出共产党人是胶东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是人民群众心中的精神信仰。YMG记者杨春娜

  杨子荣纪念馆——

  英雄故里感受忠诚担当

 

  漫天飘舞的雪花,踏雪飞行的剿匪战士,一踏进杨子荣纪念馆,视频配合3D场景,让参会人员仿佛穿越到林海雪原,感受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胸襟。

  参观人员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智擒“座山雕”事迹。这是杨子荣最精彩、最传奇的一仗,也是名扬天下的一仗。“杨子荣亲自牵着‘座山雕’走向山下。到了山下,天已经大亮。远远地看到我军两辆拉木头的大车停在山口。‘座山雕’见杨子荣他们和来人对口令,大吃一惊。这才知道眼前的是我军侦查员。”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赢得一阵掌声,参会专家纷纷为英雄的胆识和智慧点赞。

  英雄血洒闹枝沟雕塑前,不少人驻足良久。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一次剿匪任务重中枪,永远倒在了东北的黑土地上。“也许这天的早晨,他的母亲宋学芝,他的妻子许万亮,又站在村边的崮寨顶上,正向着北国遥望:‘宗贵你在哪里啊?’”很多参观学员流下了眼泪,为英雄的杨子荣,也为苦难的英雄母亲。

  杨子荣一波三折寻故土的过程吸引了很多参观者,他们仔细查看展馆内的档案资料,“还好,英雄最终魂归故里了。”一位与会人员感慨到。

  “来一次感动一次,受一次教育。”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胶东分会副秘书长宋小秋对这段历史太熟悉了,每个人物的事迹都能如数家珍。老家是牟平的他,已经是第五次来到杨子荣纪念馆了。展馆内,还陈列着宋小秋父亲——牟海特别支部书记宋竹庭的事迹。他认为,杨子荣纪念馆设置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实物,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讲解又接地气,能够吸引年轻人来了解这段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杨子荣纪念馆参观结束后,教学总结的视频获得不少专家点赞。“现场总结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学的整个提升。”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规划处处长、副教授肖小华说,杨子荣纪念馆既能带来理性思考又能带来感性冲击,这在党性教育里面是难能可贵的。 YMG记者杨春娜

  万华展馆——

  与改革同行与时代共进

 

  一场新雨后,万华烟台工业园被蓝天、丽日环抱,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万华展馆就坐落于园区内。

  万华展馆楼体外形呈六边形苯环结构。跟随参会的领导、专家走入展厅,一张万华全球分布图跃入眼帘,从上面标注的轨迹可以看出,万华的触角已经从国内延伸海外,不仅在烟台、宁波、珠海拥有制造基地,在欧美、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和办事处。

  今日的万华,是民族的万华、世界的万华,其海内外战略布局基本形成。但“万华之路”展板上一张翻拍“合成革厂建设动员大会场景”的老照片,让人穿过时光隧道,回溯到艰苦创业、创新的年代。

  1978年,万华的前身烟台合成革厂成立。当时,它是一个解决老百姓穿鞋问题的工程。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在批示中说:“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们太需要了,望快点谈成为好!”。

  “通过这几句话,可见当时中央建设合成革项目的迫切心情。”解说员说完手指展台,那里陈列着一份李先念副主席的亲笔批示文件。

  万华MDI技术开发项目签字仪式、万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万华与宝思德达成收购协议……“万华之路”展板上,一个个历史瞬间镜头,横跨近40年,展现了万华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路抢抓机遇、一路拼搏创新、一路艰苦奋斗,走向世界铸就民族产业辉煌的奋斗历程。

  “一个生产鞋的国有企业能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通过自主创新,成为全球技术领先、产能最大、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供应商,真的震撼着我的心灵,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助理温阳阁说。

  在展厅醒目位置,摆放着一辆奥迪轿车,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在这辆车上,万华的产品应用,多达30多处!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万华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家具、运动、建筑等生活领域,应用于医疗卫生、3D打印、航天航空、能源利用等科技含量高的领域。

  “万华展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展现了以万华人为代表的烟台人民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勇争先、自主创新的伟大精神,突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的指导引领和保障作用。”聊城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张玉说,这个展厅折射出背后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人感动、催人奋进!(YMG记者姜乾)

  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

  讲好“先人一步”的春天故事

 

  1984年,甲子年,一个轮回的开端,神州大地万象更新。开发区的故事,一切始于那年乍暖还寒的春天。作为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之一,开发区城市展示中心像是一个“博物馆”,点滴记录城市发展的“印记”;也像一台显微镜,透过它可窥知城市的“脉络”;更像一架望远镜,透过它可放眼未来城市的“筋骨”。

  昨天,跟随参会的领导、专家走进这里,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新时代,烟台人民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传承发扬胶东革命精神,在改革进程中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断创造奇迹、走向成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在展示中心的“开发区大事记”展区,墙上记录了开发区成立30多年发生的30件大事。“30多年来,母城烟台始终是开发区的坚实后盾,开发区人抢抓机遇永不懈怠、勇立潮头当好标兵,在烟台1/60的土地上,创造了1/5的生产总值、1/4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3/5的进出口,如今这里已成为烟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讲解员轻声点出几个数字,却深深震撼了参会人员。

  非公企业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展厅里,一部《非公企业党建记录片》述说出,开发区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建工作不断向非公企业延伸,并实现全覆盖的过程。这引起了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翟红芬的共鸣,她说,“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同频共振,党组织引领方向,党员奋勇争先,共同绘制党建助推企业发展的美好画卷,这种做法十分值得赞扬和推广、非常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从一个小渔村变身烟台经济中心,开发区的城市颜值和实力双提升,可决策者没有忘记革命是为了什么、发展是为了什么。展馆内一面“笑脸墙”令人动容,他们中有的是祖祖辈辈出海打渔的渔民,有的是世世代代开荒种地的农民,在城镇化的大潮中,他们带着保障搬上楼房,过上了比城里人还舒心的日子。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幅幅图画、一帧帧影像,都让人深刻感受到,烟台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冲锋在前,而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敢闯敢试、一路领先,成为改革开放中“奋勇争先”的一面鲜亮旗帜。

  “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教学形式活泼、新颖,既有影像片的概括,又有现场参观和讲解,最令我深刻的是现场总结。”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规划处处长、副教授肖小华说,教学内容有内在逻辑性,比较好的处理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既能带来理性思考,又能带来感情和冲击,这在党性教育里非常难能可贵。(YMG记者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