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互动交流 > 高端访谈 正文

张珍强:反腐工作要敢抓敢管敢冒风险

发布日期:16-01-27 09:55 信息来源:新华网 字号:[ ]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委书记张珍强接受访谈

   主持人:习总书记提出,县委书记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四有”要求下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您是如何理解“政治的明白人”这句话?

  张珍强:我觉得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关键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在政治上要站稳脚跟,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的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要走岔道,尤其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充满信心,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要受各种思潮的干扰。尤其是我们县委书记,我觉得是一个地方上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把梳子、一面旗子。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一个地方、对党、干部的形象,对一个地方的风气影响很大,按总书记的话说,可以形成一个小气候,所以作为县委书记来说一定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主持人:您到德江工作5年多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您眼中的德江是什么样的,德江未来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张珍强:德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发展的潜力很大,农业有条件、工业有基础,城市有规模,文化有特色。城市这一块,20平方公里县城区有18万人,今年的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可以达25%;农业这一块,自然的土地、生态、草山、草坡,畜牧业、茶叶、核桃,尤其我们的天麻是获得国家地理商标的,这些条件在我们周边县市都是比较优越的,发展的潜力很大;还有我们德江的文化,有历史文化、有红色文化,还有土家族的傩文化。德江是傩戏之乡,曹禺先生说,傩戏是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每年元宵节时的舞龙、炸龙,号称东方的狂欢节。每年在县城举办这样一个活动,都是群众自发的。每年来观看的人将近二、三十万。很有特色,很有震憾力。

  德江这几年的发展很快,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德江的定位。2010年,省委、省政府9号文件把德江定位为黔东北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把德江作为全省5个区域性重要中等城市之一;《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将德江纳入全省9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省级层面规划,德江境内将有3条高速、5条铁路交汇,即已经开通的杭瑞高速,及德江至沿河、德江至习水、昭通至恩施、郑州至河口、都匀至黔江、重庆至广州、遵义至吉首铁路,此外,还将兴建德江飞机场和乌江800万吨级港口。在这样一个定位之下,全县上下苦干实干,我们生产总值从2010年30多亿到去年完成70多亿,财政收入从我2010年去的时候的1.7亿到去年将近完成了8个亿、有7.9亿,每年是1个多亿的增长,发展很快。现在已经建成了杭瑞高速,德江到沿河的高速今年底通车,德江到务川到重庆的高速去年11月份已经正式动工,预计明年底可以完工。我们一个港口,800万吨级的港口,这是贵州省在乌江上最大的一个港口,现在已经建成了一期,是80万吨级。还有我们的黔北机场,现在已经落户到德江,现在正抓紧开展前期的相关工作,力争到年底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开工建设。

  主持人:德江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我们知道贵州是全国欠发达的省份,这几年一直在提跨越式发展,要弯道取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操之过急,很多项目都是匆匆上马,没有很好的尊重市场规律和老百姓的意愿,把好事可能办成了坏事,您觉得怎么样来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呢?

  张珍强:这个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工业化是一个地方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像我们贵州,特别是我们德江县,现在与外面的差距其实不是在农业,而是在工业这一块。我们的短板是没有大企业,所以每年的经济增长快不起来,我们这个地方要快速的发展,还是要把工业这个短板补起来。但是我们发展工业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发展工业,一个是过多的消耗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生态,另一个方面,也不能为了引进工业企业,给我们地方带来污染,今后我们要用更多的钱来治理这个污染,所以“先污染、后治理”这条路在我们这个地方是绝对不能走的,我们绝对不能把有限的自然资源破坏了,断了我们子孙的路,但是工业也要发展,怎么样来发展呢?我觉得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这个路子,要引进一些科技含量很高、附加值比较高的,而且能够解决我们地方劳动就业、脱贫致富问题的项目,要照这样一个思路来发展。还有,也可以激活我们地方的一些自然资源,比如围绕我们的农业资源、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链,像这样发展起来。

  另外,现在对旅游开发这一块呢,我觉得也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一些地方,拆了真古董建假古董,把自然的生态挖掉了自己又去栽树,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就是把我们的城市变成乡村,把现在变成过去,把真的搞成假的,这种方式应该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保护当中来开发,在保护当中来传承。旅游这一块呢,前期是高投入低产出,中期是中投入中产出,后期是低投入高产出,所以在这个方面呢,在前期,政府要有一些主导,要有一些扶持,但是无论干工业也好、干旅游也好,我觉得还是要培育市场主体,还是要多引进企业来搞,不要政府来大包大揽来做这个事儿,而且要把握一个节奏。我们过去常讲:工业的发展是逐步形成,农业的发展一气呵成。像我们搞规模化的这种生产,搞基地也可以一气呵成,但是旅游就是水到渠成,你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富有的情况之下,他对精神生活就有追求,而且在我们国家现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我觉得旅游商品不会过剩,尤其在我们德江这个地方,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像我们的乌江三峡风光、洋山河风光,文化这一块比如土家炸龙,也是有亮点又有卖点的,所以,我们旅游发展的前景还很大。最近我们也搞了几个景区,现在还没有投入市场,还没有正式营运,但是每天来的客人都不少。这些景区都是在乡下,对周边群众的发展带动很大,现在还没有修好,但是农民在这里卖些土特产、小吃,收入都还很可观。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儿主要是辩证的来看,正确的把握一些节奏,尤其是要引进一些专业的团队和市场主体为主。

  主持人:听了您之前的介绍,咱们德江各方面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非常的好。德江是属于武陵山腹地,山高路远,农业发展有他的优势,但也受到了很多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在这种环境下,德江已经实现了全县“减贫摘帽”,我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我们的扶贫工作有哪些经验?

  张珍强:德江在铜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最低的。我刚到德江去的时候,德江有23万多贫困人口,现在,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减少了贫困人口10万人,但是现在我们344个行政村,还有174个是贫困村,还有贫困户35000多户,还有贫困人口132000多人,贫困面还是很大。这些贫困户有几种类型,有的是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已经失去了生产生活的条件,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没有劳动力,有的是遇到天灾人祸。这几年,我们把农村的扶贫工作作为攻坚战来打,从各个渠道整合到了25亿多的资金。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首先是加强领导,县里面的几大班子每个领导都联系有乡镇、联系有村,要包村、包乡,然后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就是“精准扶贫”。我们做到这个贫困户要精准,贫困的原因要精准。然后我们解决贫困的思路和措施要精准,最后要做到脱贫的成效要精准。就是要加强过程的精确,确保脱贫的质量和完成的实效。我们通过“四个一批”来解决这个事,一个就是有劳动力,但是没有发展门路的这种,我们通过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来帮助他,让他发展致富。另外一批就是对因病致贫这种,我们是进行医疗救助,让他恢复劳动力。再一个就是在深山区、石山区这种,没有生存条件了,我们采取异地搬迁,搬到县城、搬到乡镇,这几年我们一共搬迁了两千多户。第四个方面,我们对没有了劳动力的这种,我们实行兜底扶贫,我们采取的措施是“654321”帮扶工程,这一部分的兜底扶贫就是完全由干部、完全由单位来帮助他,让他实现脱贫。

  “654321”就是我们正县级干部要帮扶六户,你要保证这六户要脱贫,副县级干部是五户,正科级干部是四户,副科级是三户,股级干部是两户,一般干部也要包一户。我们采取这样一个方式来全覆盖,把全县所有的这个贫困对象帮扶到位,而且年复一年的这样帮扶下去,对于已经脱贫的还要回头看。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呢,我们还感觉到了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有些地方条件非常好,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基层组织啊!它的两带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这种能力如果不强,这个地方再有好的条件他也发展不起来。那么对这样一些地方我们就采取干部下村,往村里面选派第一书记,选派机关干部,选派大学生,选派有头脑的这种干部去任村官,把这个地方带出来。同时对于一些软弱涣散的村支两委,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该换的换,我们集合民心党建,对基层党建这一块,实行实体化的运作。对村干部实行“派遣单”,你一年、半年、一个月、一周要完成什么任务,下单子给你;然后实行村干部的质询制,你完成的情况怎么样?由群众来评定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现在还有13万人贫困人口,所以我们的任务也还重,还不能掉以轻心,还要继续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还要继续打好这个攻坚战。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觉得扶贫工作确实不容易,而且咱们在扶贫这方面确实想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对国培计划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提到“扶贫必扶智”,我们了解到,咱们德江历来重视教育,特别是近几年还拿出1600亩地修建两所大学,这1600亩地如果是拿来搞土地财政,可能会给政府带来20亿左右的收入,您是怎么来算这笔帐的呢?

  张珍强:我觉得,习总书记在这一次教师节提出“扶贫要扶智”,提得非常好,也非常切合实际,现在农村贫困真正的原因还是缺少知识。农村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我们这个地方出去打工的人还比较多,原因就是缺少知识、缺少技术,对眼下的资源不知道怎么来开发利用,所以总书记讲“扶贫必扶智”,这个是最关键的一条,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你就没有出路,所以这几年我们德江把抓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中之重来抓。这几年德江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县城区18万人,其中中小学生有6万多。我们提出要打造黔东北的教育中心,就是要把德江群众的素质提起来,让德江这些农村的子弟,考入大学的是好学生,进入工厂的是好工人,进入社会的是好公民。

  除了抓基础教育之外,德江还办了两所大学,目的就是让没有考上好大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能够学到实用技术、能够回到农村。而且今后他再外出打工,也是属于技术工人、蓝领工人,而不像现在这样单纯的出卖劳动力。当时考虑到为什么办这两所大学呢?其中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是1200亩土地,1200亩土地如果拿来卖,现在的价格至少是12个亿;还有乌江农林经济学院是380多亩土地,如果拿来卖就是4个亿;还有最近几年搬迁的一中、思源中学、职中,还有另外修的几所小学,加起来可能有将近3000多亩土地,3000多亩土地如果拿来卖就是30多个亿。但是我考虑到,一个地方要可持续发展,还是要办学校,还是要办这种大学,如果拿来搞开发,它就是一锤子买卖,一两年后,这个土地卖了收来的钱用完就没有了,但是我办学校,是可持续的。尤其是让那些没有考起好大学的学生,在家门口的工程职业学院学技术,今后对他能够致富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对教育的重视,确实和总书记提到的“扶贫必扶智”是非常契合的。那么,我们知道,反腐工作,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党的重要工作之一。那您觉得,在县级这个层面,反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个您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德江在反腐方面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举措,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珍强:在现在大发展这种形势的情况下,腐败这种现象,与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环境,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我感到腐败的重点领域一是在工程建设这一块,土地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矿产资源的开发,还有我们民生项目这一块,在基层,公平、公正,这一块如何来真正让惠民资金落到贫困户的手中,还有一些扶贫项目。还有一些领域,包括用干部,这些领域也容易产生腐败。还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逢年过节,收受土特产、礼品礼金。要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我觉得最关键是党风廉政建设这个责任制要落实到位,现在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问题,不敢抓、不敢管,甚至担心“扯出萝卜带出泥”,也担心在关键的时刻,你得罪的人他来举报你,所以在落实这个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尤其是第一责任的时候,在这个一岗双责上,往往有不到位的地方,这是最难的一点。

  我们德江现在抓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呢,一个还是抓干部的教育管理,还是要讲理想信念。第二个就是强化纪律、规矩这种意识的教育,通过正反典型来教育、引导大家、警示大家,我们每年要把我们县级干部、科级干部以及他们的家属都带到监狱去进行现场的警示教育。看了之后大家感受很深。同时,要尽力健全一些监督、预处的制度,让他不敢腐、不能腐。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大这个执纪的力度,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违法违纪的,这一块,还是要过硬,还是要采取一些果断的措施。在这个方面,当县委书记其实好多事也是非常难的,有些时候你不管,你这个地方的风气会坏下去,你当县委书记你没有退路,你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风气滑下去,但是你管、管多了,有些时候,涉及到各种层面的人,甚至有些还是县级领导干部,有的是势力比较大的一些人。但是,我总结这么多年,县委书记没有退路,既然组织把你安在这个位置上、放在这个地方,你就要把这个关口守好,把这个地方风气要营造起来。要敢抓、敢管、敢于抵制,哪怕冒着各种风险,冒着各种危险的风险,你都要管。所以我到德江这地方,也得罪了不少人,有的是征地拆迁方面的,有的是工程建设方面的,但是我认为一点,只要你自己行得正,就不要过多的在意这些事情。无欲则刚,无私就无畏,你只要自己没有问题,就不要怕他告。

  主持人:听了您对反腐工作的介绍,觉得您在这个方面确实体会到了作为县委书记的不容易。《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这里面有哪些精彩的言论,让您印象特别深刻呢?

  张珍强:焦裕禄是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就知道的,包括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候,总书记在兰考都讲到这个事,但是,当时我从思想上认识焦裕禄还不是很深刻。今年我到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到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搞体验式教学,通过听那些和焦裕禄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介绍,通过看焦裕禄栽的那些泡桐,通过看焦裕禄治理的那些盐碱地,我感受很深,好多时候潸然泪下。同样是县委书记,当时的条件那么艰苦,焦裕禄能够做到这一切,我觉得是为我树立了一座丰碑、一根标杆、一面镜子,尤其是焦裕禄说的几句话,我感到很震撼。焦裕禄说:“我在世的时候,没有治好沙丘,我死了也要在这个地方看着大家治好沙丘。”焦裕禄还说:“如果我们的干部扎根群众,他就会像泡桐一样,枝繁叶茂。”他还讲:“哪怕拼上老命,也要大干一场。”还有他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感人的。在兰考的时候,我们也和他的女儿——焦守云面对面的座谈。她有一句话我也感受非常深,她就讲,要做像焦裕禄那种忠实、踏实、平实、真实的干部。

  “忠实”,我觉得就是实实在在的心中有党,对我们党,对我们党的事业要忠诚;“踏实”我觉得就是要对我们的工作要敬业,要实实在在地干;“平实”就是我们做人要低调,要实在。所以你们看,焦裕禄都没有几张相片,他平时不让人照相,而且焦裕禄照的像里就是穿的那一件中山服,那是他最好的衣服,他女儿焦守云跟我们讲,这是她母亲为她父亲买的一件最好的衣服,因为那个时候他工作的机床厂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让他穿体面一点,当时最好的一件衣服就是那件中山装,所以看了非常感人。尤其去看他坐的那把椅子,顶出了一个大窟窿。我的岳父得过肝硬化,那种疼痛的滋味啊,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那种(病痛时候的)叫,会让你感到非常非常难过,所以我就知道,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把椅子顶出一个大窟窿,那种敬业精神,那种真真实实的形象,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愧是我们县委书记的榜样。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书记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平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以外,您还有什么别的方式来更好地全面提升自己呢?

  张珍强:我觉得,学习非常重要,尤其像本人。我以前是农校中专毕业的,起点很低,所以感到自身能力不足,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一直报考函授的大专,函授大专读了又去读脱产的大专,然后又读函授的本科,然后又读函授的研究生,一直在不断地学。包括这些学完毕业之后,我现在每天还要用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因为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现在这个社会发展新的东西很多,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多,尤其像我们贵州这个地方,像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人,谈农业可以谈大半天,谈工业就谈一支烟,像现在谈金融谈网络,我们是不着边际的,所以必须经常性地学习。每次外出去开会学习的时候,我都要去书店买书,有什么新的东西就买书来看,我觉得看书(来学习)就比较系统一点。

  除此之外,我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下象棋,有些时候下点围棋,但是也只是在有时间的时候、闲暇的时候(才下棋)。我每天晚上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吃完饭之后在县城城区和新区和一些项目点,去走一圈,每天都要去走一圈。通过在街上、在项目点去走,你能够了解民情,你能够知道这个工程的推进情况,有什么问题你当场就可以解决。因为我经常到下面去,所以现在下面(乡镇)上至老人下至小孩,绝大多数都认识我,有一天我到一个新区去的时候,有几个4、5岁的小孩,在旁边悄悄地喊我“张珍强”,我说你们出来嘛小朋友,你们不要藏着,他们喊了我之后又悄悄地藏起来。他们喊我“张珍强”,大家都很熟悉。以前我老家有个过去的驾驶员到德江去看我,他说张书记你晚上一个人还敢到这些地方走啊,我说怕什么啊,群众大多都认识我的,而且这些群众都很好,德江这个地方的民风很朴实,哪怕白天有些群众到你办公室来反映问题,晚上你到街上去碰到他,他都不和你谈这些事,他有什么事他都是到你办公室来谈,晚上你在街上碰到他的话他就很礼貌地和你谈其他事,不和你谈工作的事,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民风,很淳朴。所以我到德江去了之后就提出了德江精神,就是“实干、诚信、宽厚、包容”,这几个词就是从对地方上的感受中得来的。

  每天我还有一个习惯,一般来说只要不开会,上午工作到11点,然后12点吃饭,中间要拿一个小时时间(去就近的工地去转一圈);下午在办公室工作到5点,然后拿一个小时去就近的工地去转一圈,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规律。星期六星期天和平时没有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下下乡,现在德江的村子我基本上都去过了。最近总书记提出“两个遍访”(很有意义的),我们下村了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们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不少地方条件还是很差,所以从去年开始我提出“城乡统筹”,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如何让农村也像城里面一样,有那么好的发展条件,所以我们在交通在水利在教育这一块加大了投入力度,尤其是对农村的教育。现在(德江)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环境也在学校,不让我们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我们每年招考教师,都向农村倾斜。我对教育这块很有情结,所以有些人奉我为“教育书记”,因为我以前到沿河当副县长的时候分管过文教卫生这一块,我知道这一块要抓起来的话,一把手是非常关键的,一把手不关心重视这一块是不行的,因为这是需要用钱的,是要解决编制的,是要钱要人要物的,所以主要领导的重视非常关键。德江的教育为什么发展快,还是因为我过去管过这一块的工作,对这一块有深深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