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先进典型 > 书记园地 正文

“牛人”刘玉祥

发布日期:16-01-26 21:48 信息来源:龙口市委组织部 字号:[ ]

  刘玉祥,石良镇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个拥有42年党龄,当了28年村支书的农村基层干部。在他领导下的村办企业至今保持集体经济模式,并以此为依托,在劳动力就业,村民增收和福利保障,村庄规划改造等村级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斐成就。

  刘玉祥,生于1949年,属牛。其特有的气质和品格,与国人钟爱的“牛”的品性与风骨天然相合。在此,本文试图解构刘玉祥身上所具备的“牛的特性”。

  从欠一屁股债到资产上千万,刘玉祥带领尹村人将“荒原”变为“绿洲”

  1974年腊月21日,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刘玉祥面对辛苦一年还欠下一屁股债的乡亲们,一心酸楚激起满腔斗志,说出了所有人都认为很牛气的话:“咱们有力气、能吃苦,为什么不到外面闯一闯,死呆在家里受穷!”当年春节过后,刘玉祥带着村里的十几个壮劳力去了烟台。从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到拉起小规模建筑队,他们的足迹遍布烟台各个角落。年底,刘玉祥从烟台带回124000元钱。这笔在当时可谓天文数字的巨款着实让全村群众欢欣鼓舞过了个好年。村里还因此建起了一个小粉房。尹村的集体经济从此打下了坚实基础,群众的温饱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198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刘玉祥,向村里交足建筑队的所有承包费后,又将自己应得的8万元收入全部拿了出来,一次性投入到遭遇困境的村粉丝厂。为了保住全村群众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刘玉祥解散了建筑队,推掉一切烦杂事务,成月吃住在厂里,和干部职工研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自费外出求师学艺、考察市场。经过两年辛勤努力,生产工艺改进、技术含量增加、产品质量提高的粉丝厂终于走出困境,并成功与市外贸公司联营,生产的“尹龙”牌纯绿豆淀粉、粉丝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炮打响,1988年被评为部优产品,获“金桂奖”,当年出口创汇500多万元。

  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最好。刘玉祥身上与生俱来的爱钻牛角尖的这股“牛劲”,给他、企业以及全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腾飞的机遇。“粉丝厂每年都有几百吨的粉浆水作为废水排掉,对环境也造成污染,我一直寻思怎么把它变废为宝。”命运总是垂青爱思考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玉祥听说天津军事科学院拥有利用粉浆水加工高蛋白精饲料的专利技术,他立马赶过去考察论证谈判,最终拿到了专利使用权。回村马上组织生产,第一批蛋白精饲料一次性试产成功,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年净增100多万元利润。废水变成了金子,全村沸腾了,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刘玉祥就是牛,不服不行!”

  此后,刘玉祥又多方努力,为企业争取到了产品自营进出口权,使产品走出了国门,销往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几十万元固定资产迅猛增值到1000多万元。

  一心扑在工作上,刘玉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集体事业

  “早上两三点他就爬起来去厂里,一年到头都这样。”说起刘玉祥,老伴于淑荣关切中透着无奈。粉丝厂作业时间是凌晨3点至中午12点,几十年来,刘玉祥总是凌晨2点起床,第一个来到厂子里。“他在厂里不是光看看,当指挥,而是亲自上阵干。”从开始就和刘玉祥搭班子的村委委员、粉丝厂生产厂长郭常文告诉记者,“他还净挑脏活累活干,从漏粉、晒粉到搬粉团,没有一样他不上手的,中午就和大家伙一块在晒粉场里吃点家里送的饭。”

  “今春新生产线试生产,半月时间刘书记一直靠在第一线,流水线中最累的搬淀粉活让他‘包了’,六七十斤一袋湿淀粉,他一个人搬到一米多高的台子上,从早上到中午,一共70多袋,还另加十几袋干淀粉。”

  “这不把老头累坏了?!”听着郭常文的介绍,记者不无惊讶。“可不,半月下来,他也趴下了,脚肿得老大,腿疼得不敢走道,在家躺了三天!”

  “第四天在家实在憋不住了,人家一瘸一拐地推个自行车来上班了。”

  “都不敢走道了怎么还推个自行车?”

  “拄个拐怕人笑话,这不人家把自行车当拐用了吗!”

  郭常文的话把在场的人逗乐了,但记者心底涌起的是由衷的感喟和敬意。

  说起刘玉祥以厂为家,一心为公,村里百姓无不感佩。村民施凤华告诉记者,刘玉祥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因年久失修都快塌了,今年春不得不找人扳倒重盖。可他家盖房的一个多月

  正是粉丝厂最忙的时候,刘玉祥这段时间成天靠在厂里,家里的一切全推给了妻子。

  谈起丈夫,妻子于淑荣百感交集:“他十几年前做过声道和气管手术,从那时起晚上睡觉就得戴呼吸机。”“零四年又切去一个肾,他的身体不好,岁数又大了,俺不想让他再这么干下去了,他是不要老命了!”

  “他就是一个工作狂,太敬业、太认真!”在村小学教了一辈子学的朱尊孝这样评价刘玉祥。

  “老书记都这样干,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在我们村,两委成员全是一线工人,除了处理村里公务时间,都在厂子里干活。”郭常文笑着说。

  企业创造的财富全部回馈群众和社会,刘玉祥树立了纯正共产党人的典范

  经多次改扩建,粉丝厂由原来的传统“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五个分厂,资产2000多万元的现代化大型生产企业。

  20多年来,建农业生产设施、学校、老年公寓、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上自来水、有线电视、安保设施,整修街道、绿化村庄、修建排水系统,还有米面油等福利、对老人的补助等等,资金来源无一不出自粉丝厂。

  为减轻村民操办红白喜事的负担,2010年,村里出资100多万元建设了上下两层、600多平米的村民服务中心,为村民免费提供场地、桌椅餐具、舞台音响以及煤电水等,年可为村民节省四、五十万元。慕名而来的周围村民也同样享受尹村村民的待遇。

  刘玉祥还兼任平里片9个村的联合党委书记。在班子和村庄建设,村民福利方面,刘玉祥出钱、出物、出力,毫不计较。现在不但这些村的班子成员有事找刘玉祥,群众也是有事就想到刘玉祥。听说尹村的残疾人都由村里配上了轮椅,山后曹家有残疾的邹世运和关李村的柳忠芝就托人找到了刘玉祥,刘玉祥二话没说,让人买了轮椅送了过去。

  “为了帮助石良南部山区脱贫致富,刘玉祥又牵头联合黄城集村和丰仪店村,共同出资30万元,建立了合作社性质的小米生产基地,目前已有五个村、400余户、600多亩的规模。”石良镇党委副书记高衍卫告诉记者。

  “只要项目走上正轨,我就退出来,把它交给当地村和群众,我只是‘出个义务工’。”刘玉祥如是说。

  “别看刘书记帮人时出手很大方,对自己却出奇得抠!”对刘玉祥的抠门,郭常文列了几条。一是尹村拥有上千万的身家,可两委成员的年收入都不到两万块;二是刘玉祥出差,坐车和住旅馆拣档次最低、最便宜的,吃饭不是面条就是米饭,一顿几块钱就打发了;三是村和厂子里来客,以前刘玉祥都是直接领回家,自从有了村民服务中心,把老伴叫来,随便扒拉几个简单小菜就完事。四是,身上但凡像点样的衣服都是儿女买的,贵点的衣服都不敢告诉他价钱,让他知道多花钱,俩孩子得挨顿臭骂。

  “厂子效益很好,村子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您有必要这么节俭吗?”记者提问后,刘玉祥沉思了一会儿,缓缓道:“我7岁就没了爹,是老妈妈一手把我和俺妹拉扯大的,吃过的苦那真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苦日子过惯了,总觉得现在的日子能过成这样,很知足。”

  “尹村的今天可以说是您一手开创的,粉丝厂更是您全盘掌握,上世纪九十年代集体企业纷纷改制,这么好的机会您为什么主动放弃?”记者还是再次提出了这个许多人深为不解的问题。

  刘玉祥神情淡然,语气淡定:“我这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企业是集体的还是我个人的,我都一样地干,一样要为全村群众谋福利。不改,村里的老少爷们更放心,那为什么还要改呢?”